管理是一门科学,具有深刻的内涵与规范的外延,是有目的、有条理、有进程、有尺度的安排、检查、总结工作的方法和措施。强化管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,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。
现在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支持下邵阳县一中扩建工程已经全面启动,一中腾飞的双翅即将铸成。大鹏水击三千里,振翅冲天已指日可待!一中人更是雄心勃勃,在以蒋兴东校长为核心的校务会的领导下,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力度并已经付诸实施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:
制度管理,以制治校从本学期开始,一中以大的气魄、铁的手腕、新的观念、细的方法整顿师生懒散的作风,依法治校,以制管人,把权、责、利统一起来。学校制订了一系列总的规章制度,如《教职工考勤制度》、《学校进人制度》、《财务管理制度》等等。各处室也都制订了严格规范的制度,这样,层层把关,检查落实,有科学的量化评估方案,并以此为依据,奖勤罚懒,激浊扬清。现在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已经做到秩序井然,教风已大为改观,教师们工作热情高涨,敬业精神远远超过了以往;学生的日常行为、卫生习惯等也有了质的改变。
目标管理,职责分明一中从本学期开始实行分级管理(即金字塔式管理),校长是学校的最高管理者,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三个副校长和工会主席。学校管理工作主要分四条线进行,即教育教学、政工、后勤及工会。分管的校级领导就是主要管理者,要达到什么目标都由主要管理者去实施,去完成。责权统一,分管的校级领导就是直接责任人。开学以来,学校领导既要抓教学又要抓学校扩建,头绪纷繁,任务艰巨,但由于实施了目标管理,各负责领导责权明确,各部门之间分工科学,学校在管理方面显得繁而不乱、有条不紊。
规范管理,整顿“三风”规范管理主要是对领导、教师、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;整顿“三风”就是整顿领导作风、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。
在整顿领导作风方面,实行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,砸烂铁交椅。在整顿教风方面,要求教师必须时时注意个人素质的提高,在教学工作上必须有务实、敬业、奉献的精神;实行聘任制,优胜劣汰,砸破铁饭碗!整顿“三风”的重点是整顿学风,在整顿学风方面,一中在班级学风管理、思想品德教育、理想前途教育、课余生活管理、日常行为规范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并已取得了卓越的成效。
重视激励,明确机制一中对学生的激励措施是邵阳县高中学校中最有力的。
1.明德奖学金:由校外机构长期提供,学校团委负责审核与发放,奖励对象为品学兼优、家庭贫困的学生。奖励金额:学生在读高中时,每生每学年900元;学生考入大学,每生每年4000元。
2.优秀学生奖学金:由教导处负责发放,每学期发放一次,奖励对象为每个学期期末考试获得年级前列名次的学生。奖金金额:一等奖1200元,二等奖1000元,三等奖800元,四等奖500元。
在未来几年里,邵阳县的教育格局将逐步定型,一中的改革与扩建着眼于未来,着眼于发展,定位准,起点高、标准高、档次高,具有前瞻性。邵阳县一中已经站在了本县教育这块没有硝烟的战场的制高点!因为一中教学设施方面的硬件建设、师资队伍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软件建设都是铁一般的硬!放眼一中未来,全体一中人豪情满怀———剑在手,问天下谁是英雄!
以制治校从本学期开始,一中以大的气魄、铁的手腕、新的观念、细的方法整顿师生懒散的作风,依法治校,以制管人,把权、责、利统一起来。学校制订了一系列总的规章制度,如《教职工考勤制度》、《学校进人制度》、《财务管理制度》等等。各处室也都制订了严格规范的制度,这样,层层把关,检查落实,有科学的量化评估方案,并以此为依据,奖勤罚懒,激浊扬清。现在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已经做到秩序井然,教风已大为改观,教师们工作热情高涨,敬业精神远远超过了以往;学生的日常行为、卫生习惯等也有了质的改变。
职责分明一中从本学期开始实行分级管理(即金字塔式管理),校长是学校的最高管理者,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三个副校长和工会主席。学校管理工作主要分四条线进行,即教育教学、政工、后勤及工会。分管的校级领导就是主要管理者,要达到什么目标都由主要管理者去实施,去完成。责权统一,分管的校级领导就是直接责任人。开学以来,学校领导既要抓教学又要抓学校扩建,头绪纷繁,任务艰巨,但由于实施了目标管理,各负责领导责权明确,各部门之间分工科学,学校在管理方面显得繁而不乱、有条不紊。
整顿“三风”规范管理主要是对领导、教师、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;整顿“三风”就是整顿领导作风、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。
在整顿领导作风方面,实行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,砸烂铁交椅。在整顿教风方面,要求教师必须时时注意个人素质的提高,在教学工作上必须有务实、敬业、奉献的精神;实行聘任制,优胜劣汰,砸破铁饭碗!整顿“三风”的重点是整顿学风,在整顿学风方面,一中在班级学风管理、思想品德教育、理想前途教育、课余生活管理、日常行为规范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并已取得了卓越的成效。
明确机制一中对学生的激励措施是邵阳县高中学校中最有力的。
1.明德奖学金:由校外机构长期提供,学校团委负责审核与发放,奖励对象为品学兼优、家庭贫困的学生。奖励金额:学生在读高中时,每生每学年900元;学生考入大学,每生每年4000元。
2.优秀学生奖学金:由教导处负责发放,每学期发放一次,奖励对象为每个学期期末考试获得年级前列名次的学生。奖金金额:一等奖1200元,二等奖1000元,三等奖800元,四等奖500元。
在未来几年里,邵阳县的教育格局将逐步定型,一中的改革与扩建着眼于未来,着眼于发展,定位准,起点高、标准高、档次高,具有前瞻性。邵阳县一中已经站在了本县教育这块没有硝烟的战场的制高点!因为一中教学设施方面的硬件建设、师资队伍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软件建设都是铁一般的硬!放眼一中未来,全体一中人豪情满怀———剑在手,问天下谁是英雄!
邵阳县一个近百万人口的大县,邵阳县一中和坐落在南路重镇五丰铺镇的邵阳县二中,遥相呼应,肩负邵阳县教育重任!
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湖南省邵阳县一中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邵阳县最好的高中,但2004年的一场“搬迁风波”使得学校不仅流失了大量骨干教师,还负债累累。
邵阳县一中不足40亩的校园被密密麻麻的民宅所包围。“在整个湖南省再也找不到像一中这么差的县一中了,从1953年搬迁到这里至今,校园面积只扩大了两亩地。”邵阳县一中一位教师说。
目前,邵阳县一中有3000多名师生,而正规的教学楼只有一栋,显然不够容纳高中3个年级、每个年级13个班的学生上课。于是,原来用于做实验用的科教楼被改成了教学楼,一个班级甚至被安排到学校租来的男生宿舍楼里上课。校园中所谓的运动场只有5个篮球架和一块不大的空地。
学生宿舍也很紧张。该校只有一栋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女生宿舍,很多女生被安排住在县一中从邵阳县武装部租用的一栋楼房里。
校园面积严重制约了这所高中的发展。2002年,邵阳县政府考虑到邵阳县一中就地难以扩展,计划在大木山开发区安排357亩土地用于建设新一中,并成立了“一中搬迁指挥部”。但这片地并非是政府无偿划拨的,而是由邵阳县一中贷款购买,价格约为每亩1万元。
2003年,邵阳县一中从建设银行邵阳县支行贷款250万元用于购买土地、规划等。随后又贷款280万元缴纳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、防洪保安资金和耕地开垦费,并办理了相关国土手续。
2003年,邵阳县一中通过银行贷款在县城大木山开发区购买了357亩土地计划建设“新一中”,此后投入近900万元用于前期建设。但6年过去了,在“新一中”土地上却盖起了一所民办学校——邵阳县石齐学校。邵阳县一中却因还不起贷款上了银行的黑名单。
2004年,邵阳县籍商人、湖南丰都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丰都集团”)董事长王石齐承诺投资1.5亿元办学,但同时开出的条件是,以300万元的价格购买“新一中”的357亩地。丰都集团是以30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新一中校址,钱却给县政府.
“钱给政府,由政府来统筹,以后一中没钱了可以由政府来兜底。”一中某教师说道.
虽然如此,但是学校里却仍未从县政府那里得到过钱.邵阳县一中众多教师认为这对学校造成了严重伤害。
2005年8月,石齐学校第一期工程完工,同年秋季开始招生,尽管硬件设施一流,但因为是民办学校,很多学生和家长仍持观望态度。2005年9月10日,邵阳县政府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》,其中明确规定“允许民办学校从县内公办学校招聘教师,应聘教师可保留公办教师身份,解聘后可回原来学校参加竞聘”。
“这个文件的实质就是为石齐学校从县一中挖教师保驾护航。”邵阳县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称。2005年,邵阳县一中的任课教师只有100多人,但仅当年9月,石齐学校就从县一中挖走了42名教师,“挖走了一个管后勤的副校长、一个教导主任,任课教师也大都是40多岁的骨干教师,很多还是班主任。”
当年秋季,石齐学校还从县一中挖走了近半数的高二、高三学生,“带走的都是好学生,年级前100名被带走了一多半。挖别人学校的在籍学生,他们这么做是违反省湖南省教育厅文件的。”邵阳县一中一位教师说。
据湖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,学校“不得招收外校在籍学生来校寄读或借读”。
邵阳县一中自从这场搬迁风波之后没落了很多,不但流失了大量高级教师,还有大量优才生.
如今,邵阳县大多数居民都认为县城最好的中学是石齐学校。邵阳县一中很多教师将石齐学校的出现视为“狼来了”,但有些人却认为石齐学校是一条“鲶鱼”,打破了原本沉寂的邵阳县高中教育,使县一中在竞争中得到了发展。